螺纹孔标注规范及技术要点143


螺纹孔是机械零件中常见的连接形式,其标注的准确性对零件的加工和装配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手工螺纹孔标注规范及相关技术要点,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知识指导。

一、螺纹孔标注规范

螺纹孔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0402.2-2008《技术制图 机械制图 螺纹连接》。标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螺纹代号:表示螺纹的类型、尺寸和公差等级,如M10-6g。
孔径:表示螺纹孔的未加工直径,如Ø10。
螺纹深度:表示螺纹孔内螺纹的深度,即螺纹底与孔底的距离,如12。
攻丝方向:表示攻丝时的旋入方向,一般用“R”表示顺时针旋入,用“L”表示逆时针旋入。
攻丝通孔或盲孔:表示螺纹孔是否贯通,如“通孔”或“盲孔”。
螺纹孔数量:表示零件中同一尺寸的螺纹孔数量,如“2个”。

二、螺纹孔标注方法

手工螺纹孔标注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剖视图标注:在剖视图中标注螺纹孔的直径、深度和螺纹代号,如M10-6g。
单线标注:在零件的三视图中标注螺纹孔的直径、螺纹代号和数量,如Ø10 M10-6g 2个。

在标注时,为了避免混淆,一般在标注螺纹代号时不标示公差等级。当需要标示公差等级时,应将公差等级加在螺纹代号后面,用斜线隔开,如M10-6g/7H。

三、螺纹孔加工技术要点
孔径确定:螺纹孔的孔径应根据螺纹的公称直径和加工余量确定。一般情况下,孔径应比螺纹公称直径大0.2~0.4mm,以保证螺纹加工时的材料流入。
攻丝前准备:攻丝前应先将孔中心钻出,中心孔直径一般比攻丝直径小0.2~0.3mm。中心钻孔后,用丝锥逐级攻丝,先用锥形丝锥攻出毛坯螺纹,再用中号丝锥攻出中间螺纹,最后用正丝锥攻出成品螺纹。
攻丝注意事项:攻丝时应垂直于工件表面,手柄与工件表面保持10~15度的夹角,攻丝螺纹必须完整,不得有破裂现象。攻丝深度应根据螺纹深度和螺纹类型确定,一般情况下,外螺纹的螺纹深度应比螺纹公称直径大1~1.5倍,内螺纹的螺纹深度应比螺纹公称直径大1.5~2倍。

四、螺纹孔检查方法

螺纹孔加工完成后,应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螺纹孔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检查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几种:
目测检查:检查螺纹孔表面是否有裂纹、毛刺、崩牙等缺陷。
规程检查:使用螺纹规程检查螺纹孔的螺距、牙形等是否符合标准。
量具测量:使用千分尺、内径千分尺等量具测量螺纹孔的尺寸,如直径、深度等。


手工螺纹孔标注是机械制图中的重要内容,其准确性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和装配。本文介绍了螺纹孔标注规范、标注方法、加工技术要点和检查方法,希望对读者提高螺纹孔加工和标注能力有所帮助。

2024-11-30


上一篇:沉孔 CAD 标注方法

下一篇:AutoCAD 全部标注方法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