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参考文献标注293



高原气象是指发生在高原地区的大气现象和规律,由于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高原气象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将综合国内外高原气象研究的最新成果,对高原气象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并提供相关参考文献。

高原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

[1]高原是指地势高峻、起伏较大的地区,一般海拔在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受其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

1. 气温低,日较差大。

2. 降水少,蒸发强烈。

3. 气压低,空气稀薄。

4. 风速大,风向变化频繁。

高原大气环流

[2]高原大气环流是由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共同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高原气流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 海陆热力差异:高原地区陆地升温快,冷却快,昼夜温差大,形成热力环流。

2. 地形抬升作用:高原地区的上升气流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形成高原环流。

3. 锋面活动:锋面系统经过高原地区时,会受地形的影响,形成高原锋生环流。

高原降水

[3]高原降水主要受地形抬升、锋面活动和水汽输送等因素的影响。高原降水具有以下特点:

1. 总体上降水量较少,分布不均。

2. 降水强度大,集中在夏季。

3. 降水形式多样,有雨、雪、雹等。

高原风

[4]高原风受地形和气压梯度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

1. 风速较大,阵风频繁。

2. 风向变化频繁,强弱不一。

3. 形成高原特有风系,如西藏高原的季风。

高原生态环境

[5]高原气象对高原生态环境有着显著影响。高原气温低、降水少、风速大,这些气象条件限制了植被的生长,形成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同时,高原冰川、冻土等独特的地貌也对高原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高原气象灾害

[6]高原地区容易发生各种气象灾害,如暴雨、强风、冰雹、霜冻等。这些气象灾害对高原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高原气象灾害的预报和防治是高原气象研究的重要内容。

高原气象观测与预报

[7]高原气象观测和预报因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而具有挑战性。高原气象观测站点的选址、仪器的选择和预报技术的开发都需要考虑高原气象的特殊性。

高原气象研究展望

[8]高原气象研究是气象学和地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高原气象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原大气环流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

2. 高原降水形成和分布规律。

3. 高原气象灾害的机理和预报技术。

4. 高原气象对高原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新强, 李国全, 王红星. (2015). 西藏高原气象及其影响. 气象出版社.

[2] 魏富强, 金振民, 刘学新. (2010). 高原环流动力学. 科学出版社。

[3] 张建, 陈永存, 周恩来. (2007). 西藏高原降水及其影响. 气象学报, 65(2), 348-359.

[4] 程永玲, 翁慧锋, 张健. (2013). 青藏高原风场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地球科学前缘, 20(9), 287-299.

[5] 黄新志, 张冠风, 李秉成. (2014).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系统与变化. 吉林大学出版社.

[6] 刘彬, 张景云, 程永玲. (2012). 青藏高原气象灾害及其成因. 气象, 38(6), 714-725.

[7] 宋成林, 靳伊青, 杜庭华. (2015). 西藏高原气象观测与预报技术. 气象出版社.

[8] 王志强, 邹宇, 杨秀云. (2017). 高原气象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气象学报, 75(5), 1025-1044.

2024-12-01


上一篇:CAD2014标注命令详解

下一篇:尺寸标注允许分节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