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公差标注格式341


直径公差是机械制图中常用的公差之一,用于标注轴或孔的直径大小允许的偏差范围。正确标注直径公差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和配合关系。

直径公差标注规则

直径公差标注应遵循以下规则:
直径公差符号为Ø,置于公差值前面。
公差值由两个数字组成,分别表示上偏差和下偏差。上偏差置于正号上方,下偏差置于负号下方。
公差值之间用斜线分隔,例如 Ø10±0.05。

直径公差类型

直径公差根据偏差分布情况可分为以下类型:
双边公差:允许偏差向正负两个方向分布,例如 Ø10±0.05。
单边公差:允许偏差仅向一侧分布,例如 Ø10-0.05(仅允许偏差向下)。
极限公差:明确规定轴或孔的最小和最大直径,例如 Ø10 9.985~10.015。

直径公差标注位置

直径公差通常标注在直径尺寸线上方,紧贴尺寸数字。对于极限公差,还可标注在尺寸线两侧。

公差带

公差带是指直径公差允许的偏差范围,计算公式为:公差带=上偏差-下偏差。例如,Ø10±0.05的公差带为0.1。

示例

以下是一些直径公差标注示例:


- 双边公差: Ø10±0.05

- 单边公差: Ø10-0.05

- 极限公差: Ø10 9.985~10.015

公差配合

在机械装配中,两个零件的直径公差需要进行配合。常用的公差配合方法有: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和间隙配合。不同的公差配合方式会影响零件的配合松紧程度。

公差选择

直径公差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零件的功能和精度要求

- 加工工艺的精度

- 材料的加工特性

- 成本因素

直径公差标注是机械制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确标注直径公差有助于确保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配合关系。通过了解直径公差标注规则、类型、位置、公差带、配合方式和选择原则,能够有效提高机械制图的质量和效率。

2024-12-05


上一篇:贵州数据语音标注系统:助力智能语音产业发展

下一篇:课题怎么标注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