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标注国标要求指南145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可以为论文的论点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严谨性。在我国,参考文献的标注有着明确的国标要求,以确保参考文献信息的规范化和一致性。

根据《GB/T 7714-201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按同一作者或合著者撰写的文献,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依次用[1]、[2]等标注;
若同一作者或合著者在同一年发表多篇文献,则在其标注后加注字母a、b等,如[1a]、[1b]等;
作者不同的文献,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先出版的文献标注在前。

在文章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应当以方括号[ ]标注参考文献的序号。例如:"张三(2020)的研究表明..."。在文后列出参考文献时,应当按照以下格式著录:

1. 专著

[序号] 作者. 专著名称[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2. 期刊文章

[序号] 作者. 文章标题[J]. 期刊名称, 年份, 卷(期): 起止页码.

3. 会议论文

[序号] 作者. 论文标题[C]. 会议名称, 会议地点, 会议日期.

4. 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 学位论文名称[D]. 授予学位单位, 授予年份.

5. 网络资源

[序号] 作者. 资源名称[EB/OL]. 网址. 访问日期.

除了上述基本格式外,国标还对参考文献著录的其他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包括:作者著录、文献题名著录、出版项著录、其他信息著录等。具体要求可查阅《GB/T 7714-201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全文。

严格遵守参考文献标注国标要求,不仅可以规范学术论文的格式,提高论文的可读性,而且有助于学术成果的交流和共享。作者和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共同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2024-12-12


上一篇:快手数据标注审核员招聘指南

下一篇:螺纹识别:如何识别没有明显螺纹的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