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标注基本准则252


尺寸标注是用来表示物体各部分几何形状和尺寸的技术,其目的是提供明确的信息,以便设计、制造和检查人员能够理解和解释图纸中的物体。为了实现尺寸标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准则:

1. 尺寸标注的顺序

尺寸标注应遵循以下顺序:
长度尺寸
宽度尺寸
高度尺寸
直径尺寸
半径尺寸
圆弧尺寸
角度尺寸

2. 尺寸标注线

尺寸标注线应平行于所标注的尺寸并延伸其端点之外。标注线应清晰可见,并与被标注的元素有一定距离,以避免混淆。

3. 箭头

尺寸标注线末端应加上箭头,以指示尺寸方向。箭头应为实线,其大小和形状应与标注线相称。

4. 标注值

尺寸标注值应放置在尺寸标注线的中间,且与标注线平行。标注值应以毫米(mm)或英寸(in)为单位标注,并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 尺寸公差

如果需要指定尺寸的公差,则公差应放置在尺寸标注值的两侧。公差应由上公差和下公差组成,并用正负号(±)表示。

6. 基准线

基准线是用于定位尺寸标注的参考线。基准线应选择为物体上易于确定的特征,例如中心线、对称线或外形轮廓。

7. 标注方式

尺寸标注方式可分为两类:链式标注和基准标注。链式标注是从一个基准线开始依次标注各尺寸,而基准标注是从一个基准点开始标注各尺寸,并通过尺寸公差来控制各尺寸的精度。

8. 公称尺寸

公称尺寸是物体接近但并不完全相同的尺寸。公称尺寸通常以圆数表示,例如 10 mm、1 inch 等。

9. 界限尺寸

界限尺寸是物体允许的最大和最小的尺寸。界限尺寸应由上界限尺寸和下界限尺寸组成,并用公称尺寸加上公差表示。

10. 理论尺寸

理论尺寸是物体理想状态下的尺寸。理论尺寸通常以小数点后多位表示,但实际制造中无法达到如此精确的尺寸。

11. 加工公差

加工公差是允许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尺寸偏差。加工公差应由上公差和下公差组成,并以符号 IT 等级表示。

12. 材料公差

材料公差是由材料本身性质引起的尺寸偏差。材料公差应由材料的膨胀系数、收缩率和机械性能等因素确定。

13. 测量公差

测量公差是由测量仪器和方法造成的尺寸偏差。测量公差应由测量仪器的精度、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测量环境等因素决定。

14. 公差堆积

公差堆积是指多个公差叠加在一起产生的总公差。公差堆积应通过统计方法或其他方法进行计算,以确保最终尺寸符合要求。

15. 尺寸标注的检查

尺寸标注完成后,应进行仔细的检查,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应包括尺寸值、公差、基准线和标注方式等各个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基本准则,可以确保尺寸标注的准确、清晰和一致。这将有助于消除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错误,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2024-12-22


上一篇:表格中如何标注不重复数据

下一篇:CAD中测量面积的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