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T 跳动公差标注:全面解析266


1. GDT 跳动公差的概念

GDT(几何尺寸与公差)是一种用于定义工件几何形状和尺寸公差的国际标准化语言。它由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制造和测量领域。跳动公差是 GDT 中一种重要的公差类型,用于控制工件旋转运动时的偏心程度。

2. 跳动公差标注方法

跳动公差的标注通常采用符号的形式,包括:
* 跳动公差值:表示允许的跳动量,以微米(µm)为单位。
* 基准:表示用于测量跳动的参考表面或特征。
* 测量方向:表示跳动测量的方向,通常有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
跳动公差的标注格式如下:
```
跳动 ^d⊥B
```
其中:
* "^d" 为跳动公差值。
* "⊥" 为径向跳动。
* "B" 为基准。
例如,"跳动 0.05⊥B" 表示工件的径向跳动公差为 0.05 毫米,基准为表面 B。

3. 跳动公差的测量

跳动公差的测量通常使用跳动表或光学千分尺。跳动表是一个安装在工件上旋转的测量装置,它可以测量工件相对于基准的径向跳动。光学千分尺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仪器,它可以测量工件的轴向跳动。

4. 跳动公差的应用

跳动公差在机械加工和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
* 轴承和密封件:控制轴承和密封件与其他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确保平稳运行和防止泄漏。
* 齿轮和链轮:控制齿轮和链轮之间的啮合精度,提高传动效率和减少噪音。
* 凸轮和凸轮轴:控制凸轮的偏心程度,确保准确的阀门或开关动作。

5. 跳动公差的公差带

跳动公差带是指允许的跳动区域。它由跳动公差值和基准面决定。跳动公差带以同心圆的方式围绕基准面展开,其半径等于跳动公差值的一半。

6. 跳动公差的控制方法

控制跳动公差的常用方法包括:
* 精密加工:使用高精度的机床和刀具进行加工,以减少跳动误差。
* 校准和平衡:对旋转部件进行校准和平衡,以消除不平衡引起的跳动。
* 刚性夹具:使用刚性的夹具将工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防止跳动。

7. 跳动公差与其他公差类型的区别

跳动公差与其他公差类型(如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有以下区别:
* 跳动公差控制的是工件旋转运动时的偏心程度,而其他公差类型控制的是工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
* 跳动公差的测量需要专门的测量仪器,如跳动表或光学千分尺,而其他公差类型可以使用通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8. 结语

跳动公差是 GDT 中一种重要的公差类型,用于控制工件旋转运动时的偏心程度。它在机械加工和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轴承、齿轮和凸轮。通过理解跳动公差的标注方法、测量、应用和控制方法,可以确保工件的准确性和性能。

2025-01-05


上一篇:CAD入门:标注全面指南

下一篇:美国户型图尺寸标注规范:精准把握住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