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度公差标注:定义、符号和应用指南29


定义

同轴度公差指定被测特征(例如孔、轴或其他圆柱形特征)的中心线相对基准中心线或其他特征中心线的最大允许偏离量。它确保具有圆柱形状的特征的位置和方向与指定的基准对齐。

符号

同轴度公差使用以下符号表示:
Ø - 同轴度符号
A - 基准
B - 被测特征
t - 公差带宽度(正值)

例如:ØA.B 0.05

标注方法

同轴度公差可以以两种方式标注:

基于基准中心线


在这种方法中,基准特征的中心线充当所有后续特征的基准。同轴度公差标注为:
ØA.B t

基于虚拟轴中心线


在这种方法中,如果没有现有的中心线可用于基准,则将创建一条虚拟轴中心线。虚拟轴中心线连接所有受控特征的中心。同轴度公差标注为:
ØA:(B.C) t

其中 A 是虚拟轴中心线。

应用指南

同轴度公差用于各种应用中,包括:* 确保轴和孔对齐,以便平滑旋转和支撑
* 保持齿轮和皮带轮的正确啮合
* 确保轴承和密封件正确配合

误差来源

同轴度误差可能源自以下因素:* 加工误差
* 测量误差
* 装配误差
* 热膨胀或收缩

公差选择

同轴度公差的适当宽度取决于以下因素:* 部件的预期功能和使用寿命
* 制造工艺的精度
* 测量设备的精度

测量

同轴度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测量,包括:* 同轴度指示器
* 三坐标测量机 (CMM)
* 激光扫描仪

同轴度公差对于确保圆柱形特征的正确位置和方向至关重要。正确标注和应用同轴度公差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缺陷并延长使用寿命。了解同轴度公差的定义、符号和应用指南对于设计和制造精确部件至关重要。

2024-10-25


上一篇:如何正确标注参考文献

下一篇:机械制图公差标注:综合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