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地图标注:探寻山西忻州市的历史名城268


定襄位置与地理

定襄县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位于忻州市西部,地处晋陕交界处,西与陕西省绥德县接壤,北与岢岚县毗邻,东与五寨县相连,南与忻府区、保德县相接。定襄县总面积1698平方公里,辖12个镇、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

定襄县境内地势复杂,山川交错,呈中山区地貌。最高点为大中梁,海拔2108米;最低点为历山镇麻地沟,海拔1280米。县内有清水河、芦芽河等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

定襄历史文化

定襄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西周时期,定襄就已建城,名为"平阳",是晋国的封地。战国时期,定襄属赵国,称为"定阳"。秦朝统一中国后,改为"定襄县",隶属北地郡。西汉时期,定襄县为西河郡治所。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定襄县,并入五寨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定襄县,属新兴郡。五代十国时期,定襄县属后唐晋昌军。北宋时期,定襄县属河东路忻州。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升定襄县为定襄府,辖五寨、神池两县。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降定襄府为定襄县,隶属忻州。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定襄县属汾州府。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升定襄县为定襄直隶州,直隶于山西巡抚。民国时期,定襄直隶州废除,恢复定襄县建制,属察哈尔省。1952年,定襄县划归山西省忻州市。

定襄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定襄古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吕祖庙、灵泉寺、正果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龙庆堡城遗址、祥符寺、永宁寺、崇福寺等。

定襄经济发展

定襄县经济以农业、畜牧业、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境内有耕地面积46.3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定襄县是山西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是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境内有煤炭、铁矿石、黄金、铜等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煤炭储量7亿吨,铁矿石储量1.5亿吨,黄金储量15吨。

近年来,定襄县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了定襄古城、吕祖庙、灵泉寺、大中梁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2019年,定襄县接待游客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亿元。

定襄地图标注

定襄县地图标注如下:* 定襄县政府:北纬38°41'07",东经111°17'21"
* 定襄古城遗址:北纬38°39'51",东经111°17'35"
* 吕祖庙:北纬38°41'03",东经111°16'54"
* 灵泉寺:北纬38°37'18",东经111°19'39"
* 大中梁国家森林公园:北纬38°47'59",东经111°14'42"

2024-11-11


上一篇:毫州地图标注的权威指南

下一篇:HERE地图标注:提升位置发现的全面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