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地图标注:全面解析社旗县地理位置及交通枢纽229


社旗县地处河南省中部偏东,桐柏山东麓,唐河上游,西与南召县接壤,北与淅川县相邻,东与唐河县交界,南与泌阳县、遂平县相邻。总面积1175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60万。

一、地理位置

社旗县地处北纬32°03′~32°26′,东经112°28′~113°01′。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降水量897.4毫米。社旗县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次之。北部为桐柏山低山丘陵区,海拔1000米以上;中部为唐河谷地平原区,海拔约150米;南部为伏牛山低山区,海拔500米左右。

二、交通枢纽

社旗县交通便利,是豫鄂陕三省交界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境内有京广铁路、宁西铁路、107国道、南洛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交汇。其中,京广铁路贯穿县境东西,在社旗县境内设有社旗站;107国道纵贯县境南北,连接豫鄂两省;南洛高速公路和沪陕高速公路在县境内交汇,构成了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

三、地图标注

社旗地图标注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行政区域: 标注社旗县的行政区域边界,包括乡镇、街道办事处等。*

交通干线: 标注贯穿社旗县境内的京广铁路、宁西铁路、107国道、南洛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

自然地理: 标注社旗县境内的河流、山脉、湖泊等自然地理要素。*

人文景观: 标注社旗县境内的历史文化古迹、旅游景点等人文景观。

通过地图标注,可以清晰直观地了解社旗县的地理位置、交通枢纽、人文地理等信息,便于出行、旅游和经济发展。

四、历史文化

社旗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考古发现,境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商周时期,社旗县属桐柏国地。春秋战国时期,社旗县先后属楚国、韩国、秦国。西汉时期,社旗县属南阳郡。东汉时期,社旗县改属新野郡。南北朝时期,社旗县属南梁南阳郡。隋朝时期,社旗县属南阳郡。唐朝时期,社旗县属唐州南阳郡。北宋时期,社旗县属京西路南阳郡。金朝时期,社旗县属河南西路南阳郡。元朝时期,社旗县属河南江北行省南阳府。明朝时期,社旗县属河南南阳府。清朝时期,社旗县属河南南阳府。民国时期,社旗县属河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社旗县属平原省南阳专区。1952年,社旗县属河南省南阳专区。1969年,社旗县属河南省南阳地区。1994年,社旗县属河南省南阳市。

五、经济发展

社旗县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基础较好。近年来,社旗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产业。目前,社旗县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为主导,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2025-01-26


上一篇:老年地图标注:一种改善老年人生活的实用工具

下一篇:社区地图标注:点亮社区之光,便捷生活